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心理咨询师洞察人心靠这3个问题 
“你是学心理学的?”
“是的,而且我立刻能看出来你接下来想问我是不是能看穿你的心思。”
“哈哈,是的。”
“我还看得出来你也是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曾经也想过学心理学。”
“是的!你怎么知道?太厉害了!”
 
这看上去像是个段子,但其实是我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
 
每个人都想拥有读心术一般的能力,可以看穿别人的内心。在大家的心目中,心理咨询师似乎是特别善于做这件事情的人。许多人会把咨询师视作魔术师一样的人,可是作为内行,我可以很负责地告诉你:读心术是不存在的。
 
真正让咨询师很能够洞察人心的,是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当你告诉100个人你是咨询师之后,也能像我一样预测别人的反应。咨询师是有很多独特的理解人的角度的,这些角度来自专业的学习。当他们带着这些角度去和很多人接触过之后,就会逐渐形成对人心的深刻理解,从而就会让人觉得他们好像有读心术一样。
 
所以如果你也希望像心理咨询师一样善于洞察人心,第一步就要先找到与众不同的看人的角度。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三个在咨询当中很常用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但是很多时候却“碰巧”不被心理咨询之外的人所了解。不管你是希望找到自己问题的突破,去理解和点醒他人,或者促进沟通,维护人际关系,这些问题都是很有价值的(下文中所有来访者故事皆为虚构,不取自任何来访者的实际经历)。
 
问题一: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
很多人会问我“做咨询师是不是比较容易疯掉?”。其实我的体验是,做这一行越久,越觉得疯狂和正常之间的界限模糊,或者说我越能理解那些所谓的“疯狂”。因为人的任何行为,不论多疯狂,多不合时宜,多有悖常理和社会准则,最终都源自一些非常合理的心理动机。很多时候疯狂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我们会因为觉得自己看上去疯狂而感到痛苦。
 
有次做咨询工作培训时,一位同行和我角色扮演过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干预过程。这位患者会花很多时间向我描述她想象出来的自伤和伤害他人的血腥场景,引得旁边观看的其他同行不停倒吸冷气。我很平静地听她讲完之后回应道:“你讲的这些故事虽然吓人,但是一定是给你带来了一些什么,所以即使你知道会吓到别人,却还是一直愿意去讲。所以给你带来了什么呢?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
 
这个问题给了我机会去了解到,原来她从小一直被父母忽视和虐待,被周围人取笑和孤立,而每当她向别人宣称自己要做害人的事情时,就会得到来自家人朋友的很多关注。这种关注虽然很多时候是惩罚性、威胁性的,但是却也多少是一种关注。她说她喜欢看到身边的人惊恐的眼神,因为那样她就觉得自己是重要的,不是一个看不见的透明人。我们接下去探讨了很多关于如何获得他人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虽然只是一个角色扮演,但演对手戏的同行事后告诉我她感觉到了来自我的理解和尊重,被我的包容所打动。
 
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不正常”的事情,尤其是那些我们自己所做的,让我们感到羞耻、内疚、自责或者后悔的事情。当一个选择或者行为成为了心理负担,让人感到痛苦的时候,问问看“这样做的价值是什么?”往往可以让你找到新的理解角度,同时也能够获得很多的宽恕和接纳。
 
类似的,当我们去了解他人的心思时,如果可以把注意力放在其所作所为的价值和意义,而不是对错上面的时候,你会更容易进入到他的内心,去知道是什么样的渴望,让他愿意以很冒险的方式去表达。肤浅的人喜欢看到对错并且评头论足,深刻的人懂得关注内心的动机和渴望。
 
问题二:你的角色是什么?
遇到伴侣关系问题时,一个最经典的情况就是两口子闹矛盾,女方情绪激动地要求沟通和对话,男方则一直采取回避的态度。我咨询过的一位女士L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她对于两人关系的问题非常苦恼,并向我罗列了先生在相处当中的诸多问题,比如不表达情感,遇到矛盾总是沉默,在关系恶化之后经常很晚回家。
 
她利用出色的表达能力,为我描绘了一幅“我一直在努力,我老公一直在逃避”的画面,让我很想和她一起去谴责那位可怜的男人。可是我忍住了这种想法,而是转过来问了她一个问题:“你告诉我你老公不愿意和你沟通,不表达情感,因为他是个情感上很封闭的人。不过我在想,你们的关系里他会有这样的状态,你扮演的角色是什么呢?你自己的态度和表达方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这个问题让她沉默了好一阵子,然后我们就她在关系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且帮助她意识到其实她自己也并不是那么知道要怎样去表达情感,更不知道怎样去支持和鼓励自己的伴侣敞开心扉。她暴躁的脾气和简单粗暴的沟通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老公不敢表达的倾向。
 
关系中有矛盾时,我们很容易去挑剔和指责别人的问题,却很少意识到所有人际关系问题的产生,都和我们自己的处理方式紧密相关。当你不满对方的某些行为时,你自己的反应是在强化对方的这些行为,还是在鼓励他改变?当你得不到对方的回应或配合时,你自己是否让人感到是一个容易沟通和合作的人?我觉得我们不能期望改变别人太多,但是我们总是可以反思自己扮演的角色,是如何推动他人变成现在的样子的。
 
问题三:你能想象的最好的情况是怎样的?
我们咨询师管这类问题叫奇迹问题,它能够帮助我们撇开当下,去了解一个人最真挚的渴望和需要是怎样的,或者在一个人思路混乱的时候去帮他重新梳理一切。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面对这样的时刻,我们和人争吵不休到已经忘了是如何开始的,或者面对选择和纠结感到失去方向的时候,你都可以试着用这样的问题去澄清自己。
 
有一次我和和一个陷在糟糕情感关系里走不出来的朋友聊天,她向我罗列了一大堆的好和一大堆的不好,然后告诉我她已经纠结了很长时间了,始终得不到答案。所以我问她:“你能想象的最好的关系是怎样的?”她沉默了好一阵,然后默默地说了一句“我觉得我想明白了”。
 
有的时候我们没法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因为我们有太多需要担心和顾虑的事情,眼前的一叶障目,阻碍了我们去看到自己生活的轨迹应该指向什么方向。和奇迹问题相似的一类问题是时间轴问题,比如“明年的这个时候,你会是怎样的?”,“快进到你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回头看今天会觉得怎么样?”等等。这些问题无非是暂时让我们绕过这些障碍,去站在终点考虑我们希望怎样出发的问题。
 
并不是每个人会接受心理咨询,但是这些咨询中常出现的问题,我认为值得和每一个愿意认真对待自己生活的朋友分享。其实还有许多挺有用的问题,未来我会和大家分享。这些问题未必能让你一眼看穿什么,因为人心是不能一眼被看穿的。但是如果你能在每一步的对话和聆听中做出正确的选择,那么你必然会比别人发现得更多。
 
如果你喜欢这个话题,我这里还藏着很多咨询师技巧的干货可以偷偷分享给你!在评论栏里告诉我你的反馈,或者分享一下当你遇到问题,或者想要了解人心的时候,还会问哪些问题!
话题:



0

推荐

史秀雄

史秀雄

84篇文章 5年前更新

Steve Shi是一位专注80后90后情感婚恋、心理健康、个人成长等问题的心理学专业人士,同时也是微博、知乎和微信公众平台知名博主。Steve拥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本科、社会工作硕士学位,师从知名华裔社工教授曾家达博士。参与编写了《知行易径:基础与应用》和《知行易径:应用与反思》两本学术著作,拥有超过1500小时的个案工作经验和超过500小时培训授课经验。目前是华东师范大学社工系专业督导,知名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导师,谈性说爱中文网、时尚COSMO等媒体的情感专栏作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