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初夏的夜晚,阵阵凉风从窗外吹进明亮的客厅,坐在我面前的是一位30出头的女性咨客,她眉头紧皱,斜向一边的视线和在水杯上反复摩挲的手指告诉我她在很努力的思考我刚才提出的问题:“你理想的伴侣是什么样的呢?”

 

当沉默持续到让我略微有点走神的时候,她将目光转回到我这里,有些不情愿地念了一段听上去在心里反复思考,精雕细琢的答复。这段答复我听过很多人说过很多次:


“我觉得只要对方性格好,两个人合得来,有共同语言就行,而且条件上我的要求其实并不是特别高,只要大家都比较喜欢对方就行了。”

 

做情感咨询越多,越会发现一些有趣的规律。比如眼前的这位女性,以及许多和她有相似问题的朋友,走进我的工作室最先提出的问题都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然而当我询问他们心目中的标准时,却又众口一致地给出上面那样的答复。

 

这是怎样的巧合呢?

 

我不喜欢用数字来量化情感,比如第几次约会可以牵手这样的荒谬问题。但每当面对上面的情形,我都会发现一个规律,就是求助者们恋爱的次数一般都不超过3次。3这个数字很有意思,尤其是用来衡量情感经验的话,你会发现这对很多人都是一个坎。

 

1次恋爱,会让你对感情有模糊的概念,初尝相爱的喜悦和分离的痛苦。2次恋爱,你会开始把对方和初恋对比,掂量哪里更好哪里更差,也会开始关注自己在情感里的表现。3次恋爱,因为有了前面2个参考对象,伴侣的衡量不再是黑白分明的对比,这是你才真正开始注意到每个人的独特性,以及你在不同情感当中的特定表现。

 

3次恋爱,能够让你恰好有了足够的经历和对比来对爱情产生困惑,但你的经验和能力又不足以帮你走出困惑,对很多问题的认识都很模糊。再加上到此为止你可能听了不少人的故事和说法,脑子里会更加混乱,于是这时候你肯能会纠结这些问题:

 

我应该找个条件好的还是有感觉的?

我应该找性格互补的还是相似的?

我应该找更爱我的还是我更爱的?

我应该找比较上进的还是已经很成功的?

我应该找年轻有活力的还是成熟稳重的?

我应该找和我差不多大的还是比我大几岁的?

我应该找聪明开朗还是老实沉稳的?

 

等等等等。。。

 

之所以有这些问题,是因为情感经历不够多,所以判断不清孰轻孰重。

 

情感经验不超过3次的人,或者说经验比较少的人,其实刚好处于一个极端困惑的时期,但我们的社会又比较强势,我们的家人又比较好事,会时刻向你灌输一种概念: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人是失败者。所以你不得不用少的可怜的一点经验强撑起自己的感情观,再从各种地方东拼西凑一些标准和话术,好不容易拼凑成了上面的那句经典答案。

 

“我觉得只要对方性格好,两个人合得来,有共同语言就行,而且条件上我的要求其实并不是特别高,只要大家都比较喜欢对方就行了。”


造成的结果就是在该进一步积累和成长的时刻,很多单身却选择了用特别老成的口气和心态来挑剔批判,固步自封地守株待兔。

 

眼前这为女士声称要求不高,其实一听她的相亲经历才发现她挑剔无比,会因为各种问题拒绝对方。她自己也纳闷自己并不是特别苛刻的人,可为什么总是找不到理想的符合所有要求的人。


我一边品着伯爵茶的香味,一边观察着她说话的样子,这语气听上去不像是自己的,少了之前对话的踌躇和犹豫,多了一份实在,谦逊和老成。但我知道她是在掩饰自己的困惑和缺乏经验。如果她真的发自内心地知道自己在感情中对对方的喜好,那么她的答复会更加具体:

 

“他可以粗心,但是在我情绪不好或者有心事的时候需要能够回应我。我不指望我们不吵架,但是吵架的时候能够有足够的成熟度避免说一些伤及人格的话,而且事后会有心平气和反省道歉的过程。对我感兴趣的话题他不见得需要精通,但是两人应该有意愿去努力学习研究彼此的爱好。我们的共同收入应该让我们可以负担得起一年两次旅游,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偶尔去些有情调的高档餐厅。”

 

感情是一面镜子,但你没法立刻看清自己,可以想象每谈一次恋爱,都是在用力地去擦拭镜子上厚厚的尘埃,每擦一下,你又能更清楚的了解自己一点。每个伴侣都有他的特点,而最终相爱的那个人,并非能够满足你的所有要求,而是能够充分给予你最看重的那些事物,以至于其他方面的不满意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但是在你没有亲身体验之前,是不知道那些东西是你可以放弃,哪些又是你没有办法割舍的。


因此不要老是想着“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你越想就会越尝试去下一些无谓的结论,这些结论都是你自己推理的结果,不是你经历和体验后得出的结论,因此都是不靠谱的。很多人因为这些不靠谱的结论而错过很多人,这个道理就和强装坚强的人最终没人关心一样的。


靠谱的择偶标准是相处和经验中总结来的,不是推理和想象出来的。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完全没问题,怕就怕明明不清楚,还自以为是的坚持自己拍大腿想出来的框架,然后因为一些其实鸡毛蒜皮的小事拒绝掉各种各样的人,到了最后年纪越来越大,阅历一点没涨,标准还是那些,感情一片空白。

 

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和珍惜经验的价值,尤其感情的事情,经验阅历是最能够帮助我们清晰思路的。经验阅历是不会有假的,因为那都是你带着情感和真心去经历的,你的反应和感受都是最真实的。没有冷暖自知的体验,你就只能总是盲目地模仿别人的说法和描述去寻找,最后找到的自然不会是那么符合自己的。

 

职场上的说法,第三份工作非常重要,会十分影响未来职业的总体走向。感情上亦是如此,如果你刚好走到了3次感情的坎,你恰好就会面临选择: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下随波逐流地选一个稳妥安全的人,或者再多走一段路去发现可以为之放弃一切的TA

 

最后的结果,稳妥安全的青蛙们会慢慢死在没有信仰的锅里,义无反顾的飞蛾可以在灰烬里铸造一生挚爱的支柱。别怕累觉不爱,因为累觉不爱之后还能让你飞蛾扑火的人,才是你长久受伤之后得到的最终奖励。


如果你刚好到了要做这个选择的阶段,如果你觉得年纪不小了希望一步登天立刻结婚,让我告诉你一个秘密:真爱,幸福,精彩的生活这些概念,都是由那些把阅历和体验看得高于一切的人发明出来的。


喜欢本文吗?那就转发到朋友圈,让更多人得到启发吧!更多关于生活和感情的精彩原创文章,请订阅Steve老师的微信:goodcatch

0

话题:



0

推荐

史秀雄

史秀雄

84篇文章 5年前更新

Steve Shi是一位专注80后90后情感婚恋、心理健康、个人成长等问题的心理学专业人士,同时也是微博、知乎和微信公众平台知名博主。Steve拥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本科、社会工作硕士学位,师从知名华裔社工教授曾家达博士。参与编写了《知行易径:基础与应用》和《知行易径:应用与反思》两本学术著作,拥有超过1500小时的个案工作经验和超过500小时培训授课经验。目前是华东师范大学社工系专业督导,知名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导师,谈性说爱中文网、时尚COSMO等媒体的情感专栏作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