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说到人际关系,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特定类型的人的故事。这类人的性格本身比较内向,意味着他们的内心并不是那么热衷于社交,独处和沉默相对来说是更舒服的状态。与此同时和所有人一样,他们也是渴望关注和亲密的,但是他们并不清楚要如何获得。所以当他们观察身边那些受欢迎的人时,会觉得似乎别人的八面玲珑是一种可以模仿的玩法。

这样的模仿可能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了,他们会刻意模仿讨人喜欢的乖孩子,或者成绩优异的好学生,可能会为了得到同学,朋友,同事们的认可尽力地满足别人的要求。但是这样的模式久而久之会让他们感到疲惫和不满,因为这并不是他们内心真正热衷的人际交往方式而且更重要的问题是,在付出了所有这些努力之后,他们依然感到孤独,内心对关爱的渴望丝毫没有得到满足,反而可能觉得和身边的人都有距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很可能感到自责,认为是自己做的还不够好,还不够取悦。所以他们可能会更进一步地隐藏自己的不满,修饰自己的缺点,完全只展露他们认为讨人喜欢的方面。但是这终究是一个死胡同,绞尽脑汁的取悦迎合,只是加深了无人理解,无人亲近的孤独感。

为什么会这样?

人和人是非常不同的,也就意味着在社交关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同样的玩法。尤其是对于性格内向的人来说,更合适的方式是选择建立少数高质量的关系。八面玲珑的玩法,却恰好阻碍了你和人建立高质量的关系。

一段高质量的关系基于对彼此深入的了解和全面的接纳,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光看到了彼此的优点,也看到了彼此的缺点,然而即便如此,我们却依然感到愿意亲近彼此。你可能会问,我怎么样才能让别人即使看到了我的缺点也愿意亲近我呢?

渴望有能力让人喜欢你是一种幻想,这种幻想多半来源于你曾经经历过的人际关系创伤。你被伤害,感到失望和挫败,所以需要说服自己你是有能力让别人喜欢你的,你只是需要更努力一些。这种幻想可以减轻你的痛苦,让你对未来依然抱有希望,但是却是不切实际的。

因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发自内心的喜欢,往往是因为这个人是谁,而不是因为这个人做了什么。It’s what you are that makes people like you, not what you do。我一直都有个理论,就是这个世界上有10%的人,无论我们怎样取悦都会恨我们,有10%的人即使我们什么都不做也会爱我们,剩下80%的人觉得我们的存在可有可无。

这个世界上会自然而然地欣赏和喜欢我们的人其实很少,但是正因为少,所以我们才应该承担起发现这10%爱我们的人的责任。可是你能做什么呢?一方面当然是尽可能多的社交,增加遇到这样的人的概率。可是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就是你需要增加自己被发现的可能性。

取悦人的玩法就是在这个环节上阻碍你的亲密关系建立。因为取悦人的游戏就是有选择性的呈现自己,尽量展现讨喜的部分,掩盖缺点和不足。可是那些最终会喜欢你的人,不仅不会厌恶你的缺点,反而是你自认为的那些缺点在他们眼里也是你可爱的地方。

这就是人与人不同的地方,或者说,会有很多人让你觉得“原来你好这口”。你可能很讨厌自己和人讲话时的羞涩和紧张,但是对方可能因此对你怦然心动,因为他好这口。你可能很讨厌自己遇到矛盾时无法表达感受的压抑,但是对方却可能因此更加在乎你的感受,因为她好这口。你眼中的缺点,在别人眼中未必是缺点,甚至可能是优点。

可是当你试图做一个取悦者的时候,所有这一切别人都是看不到的!结果就是你得到了那些不care你的人肤浅的认可,却失去了那些欣赏你的人发现你的机会。结果就是那10%爱你的人总是会错过你,而你以为你得到大家的认可了,其实认可你的都是那80%无所谓你的人的客套。

这就是为什么你的取悦无法停止孤独。而且想想看,因为这样的误区,你这些年可能错过了多少真爱和真朋友!细思极恐有木有!

如何不孤独?

你需要做的事情简单又复杂。用最俗套的话来说就是做自己,翻译成可操作的行为就是抑制住想要取悦和掩盖的习惯,适当展现自己的脆弱面,袒露内心的困惑与挣扎。道理你肯定懂,但是真要做起来需要考虑几件事情。

首先,你需要选择合适的对象去袒露。袒露不是一个不加区别,见人就自曝隐私的过程。可能属于那10%爱你的人,应该大约是有兴趣聆听和了解你的。这些人不会轻易地对你下结论挑剔你,或者向你发号施令。这些人在你犯了错误或者披露心事之后,不会显得刻薄或者漠不关心,而是会愿意更多理解你的想法。

而且随着了解的加深,这些人会对你有越来越积极和包容的姿态,也会乐意给予你更多支持和鼓励。你会发现每一次两个人之间产生摩擦之后,关系都会因为后续的沟通交流而变得更稳固。如果你遇到了这样的人,请把握好机会,因为爱你的人可遇不可求。如果你遇到的人和这相反,那么不论你多么渴望能让他们喜欢你,也请努力悬崖勒马。

第二,你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去袒露。我所说的袒露,不是任性耍脾气,对自己的缺点臭不要脸地放肆发泄,因为你也需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我认为合适的方式,是在交往过程中,在平和理性的状态下,以探讨、分享和请教的形式展现:你有什么困惑和苦恼?什么事情让你无法释怀?你渴望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但是不知如何下手?

习惯了取悦的人,可能会非常害怕探讨这些问题,因为会破坏自己的完美形象。但实际上他们不知道的是,人与人的亲近一部分来源于对彼此的欣赏,但是真正亲密的关系则是源自对彼此内心痛苦的深刻理解和强烈的同理之心。所有人都会会对优秀和美好发出赞叹,但是只有少数人会被你内心的挣扎所触动。我希望你能得到的就是那种基于触动,同情和感同身受而建立的关系。

第三,自我袒露从社交技巧角度来说十分有价值。当你在自我袒露的时候,也是在邀请对方以更坦诚的方式面对你。通过自我袒露,你在告诉对方:“我们的关系里有足够的信任和安全,因此我们是可以去探讨这些话题的。”

你可能会以为自我袒露是一个完全出于自私的行为,会不好意思这么做,但实际上在人际关系里这是一个再友好不过的行为。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内心的挣扎,也都渴望找到可以分享的密友。自我袒露在让你可以坦诚的同时,也让他找到了希望,让他知道你们之间的这段关系是独特的,可以相互信赖的,你们的存在可以让彼此不再感到孤独。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予你启发。如果你生活中有很在乎你的人,将这篇文章分享给他,让他知道你也在乎。

话题:



0

推荐

史秀雄

史秀雄

84篇文章 5年前更新

Steve Shi是一位专注80后90后情感婚恋、心理健康、个人成长等问题的心理学专业人士,同时也是微博、知乎和微信公众平台知名博主。Steve拥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本科、社会工作硕士学位,师从知名华裔社工教授曾家达博士。参与编写了《知行易径:基础与应用》和《知行易径:应用与反思》两本学术著作,拥有超过1500小时的个案工作经验和超过500小时培训授课经验。目前是华东师范大学社工系专业督导,知名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导师,谈性说爱中文网、时尚COSMO等媒体的情感专栏作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