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关于情感的文章,普遍都是在分析对方到底爱不爱我,如何让对方更爱我这样的问题。可是当你处在一段关系中时,是否有考虑过自己是否真的爱对方这个问题呢?你可能要说,我当然爱了,我自己的想法我还不清楚吗?可是你真的清楚吗?

人的想法和认知的不靠谱,早已被无数心理学实验所发掘。举个例子,将一群人随机分配到两个组,分别问他们两个问题。第一组的问题是“你现在愿意花多少钱看十年前最喜欢乐队的演唱会”,第二组的问题是“十年后你愿意花多少钱看现在最喜欢乐队的演唱会”。你猜哪一组给出的平均价格更高?

答案是第二组出价高于第一组,虽然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一样的。就其原因,人们都倾向于低估自己未来的可变性的。放到生活中,这样的现象也无处不在,最常见的就是人们在分手之后总会说“我这辈子再也找不到这么好的人了”,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的下一段,下下段恋爱总是越来越好的。人对自己的认识有多不靠谱,有时候我们自己可能都想象不到,不信你可以去读Dan Ariely的《可预测的非理性》。

回到正题,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在于,我发现许多朋友在恋爱中总是把视角放在对方身上,当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质问的都是对方是不是不爱我了。虽然这样的问题的确也值得问,但是关系永远是两个人互动的结果。如果伴侣对待你的态度变了,除了拷问他的用心,是否也应该反思自己在相处中所扮演的角色?

人与人的矛盾和差异永远存在,彼此相爱的两个人总会尽力让关系成长,从而克服各种挑战。而在咨询中我看到的许多情况是,当一个人担心伴侣不够喜欢自己的时候,反而可能用抵触,消极,甚至毁灭性的方式来应对。看到这样的情况时,我时常会觉得这哪里是爱呀,这和爱差的太远。如果你并没有发自内心地爱对方,那么你在感情中的每一个选择和决定,也可能将关系悄悄推向更艰难的方向。

搞清楚自己是否真的爱对方,或者说对对方的感情本质上是怎样的,是一个许多人忽略的问题。关系相处不好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质疑对方的诚意,然后想到的是自己爱的能力,可是却很少考虑到“不够爱”这个其实深刻影响关系质量的因素。

我们对于爱的判断很容易被各种情感所影响,所以我们会把一些状态误当作是爱。我见过许多认为自己是爱伴侣,但是走进内心深处却又发现不是爱的人。所以他们的问题不是不会爱,而是不够爱。虽然爱很复杂,但我想为你提出一个易懂而又坦诚的角度,希望可以帮助你对自己爱的能力少一些质疑,也更顺利地找到真爱。

爱和喜欢

什么把两个人粘合在一起?我大致可以总结出三种性质上不同的感觉:爱,喜欢和渴求。首先我们把爱和喜欢做比较。这是两种经常容易被混淆的体验。我们先说说他们的共同点。

喜欢和爱,两种感觉都会让我们对对方有想要亲近的感受有的人觉得我随时都想见到他,都想和他在一起,这就是爱了。但是这或许仅仅因为你渴望那种在一起时的愉悦感,而且这种愉悦感很容易和初识的新鲜感和兴奋感所混淆。热恋期过了,爱的感觉就没了,可能就是错把喜欢当做爱了。

喜欢和爱,也都会让人想要占有对方。有的人喜欢用占有欲来判断自己是否爱对方,我认为这是不靠谱的方式,因为占有是人类的天性,我们通过占有欲来维护自己的界限,但是被我们划为己有的东西未必一定是我们愿意投入情感的东西。嫉妒的情绪往往是被社会比较触发的,比如你的朋友新认识的伙伴比你更优秀,更好看,你就可能想要把自己的朋友抓得更近一些,害怕有一天自己被抛弃。但是这并不代表你有多爱这个朋友。

爱是什么,或许很难有统一的答案,因为爱情是一种高度主观的体验。但是对比喜欢和爱,我想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爱会让你对别人有极强的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意愿。你在意对方的感受和体验,在意到你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来确保对方的满足,即使代价是自我牺牲。

相比之下,喜欢则是建立在自己不受损害和影响的前提上,两个人可以共同创造更多快乐。因为喜欢而建立起来的关系,一旦需要你放弃一些自己的利益,为对方多一些付出时,喜欢的感觉就会开始和埋怨的情绪打架。

更进一步讲,爱相比于喜欢是一种更接近人类本能的体验。想象一下你现在生活在充满危险的非洲大草原或者亚马逊丛林,如果你只是单纯喜欢你的伴侣,和他在一起开心,但是遇到了掠食者的危险,你选择的不是豁出命去保护,而是为了自保落荒而逃,最终你和伴侣的生存概率都会很低。

人类经过六百万年的进化,之所以能够体验爱的感觉,就是因为这感觉是利于自然选择的。而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社会动物,最有利生存的情感关联必然是包括强烈的同理心带来的付出和自我牺牲行为的。所以我认为这是区分喜欢和爱的最重要标准。

爱和渴求

当我们的某些需求无法被满足时,会体验失望,焦虑,愤怒,难过等情绪。当这种不满足的状态长期持续时,我们则会在不满足感的基础之上再体验多出来的一层无助和恐惧感。在一些人的成长经历中,这种无助和恐惧感可能会一直存在。因而当他们成年之后,会被这些感觉一直驱动,想尽一切办法去避免自己不被满足。这样的情况,我称其为渴望。

基于渴望建立的关系,是被恐惧驱动的,害怕的是关系破裂后自己会回到持续不满足带来的无助当中去。对比爱和渴求,如果你和爱的人分开,让你难受的会是分手给对方带来的伤害。而当你和渴求的人分开,让你难受的则是自己可能面临的痛苦。

爱和渴求都会让人产生换位思考和自我牺牲。在恐惧的驱使下,我们对渴求的人也会有类似同理心的行为,但是这种自我牺牲的终极目标是取悦对方,从而可以让自己满足。可是取悦行为并不能像爱当中的付出那样给自己带来快乐的体验。因为被恐惧驱动的付出,达到的效果是不恐惧,而不是快乐。

这就是为什么取悦型人格的人,会忍不住取悦自己的伴侣,但同时在关系里并不会感到很开心。付出的行为和自己的快乐是脱节的,因为付出行为实际指向的是避免被否认,被疏远,被抛弃等可怕的结果。爱和渴求看上去都会让我们付出,但是基于爱的付出让我们快乐,因为我们对对方拥有真正的同理心,所以对方的快乐会自然转化成自己的快乐。而基于渴望的付出,只是让我们的恐惧被安抚,让情绪从负数变成零,而并没有变成正数。

如何知道是否真的爱?

爱和喜欢的区别是是否有基于同理心的自我牺牲,爱和渴望的区别是自我牺牲基于同理心带来的快乐还是基于自我匮乏带来的恐惧。搞清楚了爱,喜欢和渴望的区别,或许你就可以对是否真的爱对方有一些初步的判断了。

基于这样的自我觉察和反思视角,你可以通过这样几个小练习来帮助自己判断你对伴侣到底是怎样的感情。

第一,回顾你和伴侣曾经有过的重要矛盾冲突,在处理的过程中,你自己做了哪些选择?这些选择更多是对自己有利还是对对方有利的?如果这些选择是对对方有利的,你对自己的牺牲作何感想?冲突当中是选择隐忍自己的冲动,好好和对方讲话,还是告诉自己他妈的我今天就是要出这口气,这样的选择很能够体现出一对对方的同理心程度。

第二,想象你和伴侣现在在商讨一个抉择,比如晚饭吃什么的问题。你和对方都有各自很想吃的东西,只要吃到了都会感到很开心,而最终你选择了让伴侣去吃他喜欢的东西。当你想到这个结果的时候,脑海里首先看到的是什么?是对方大快朵颐的样子,或者你自己的满腹怨言,计划着下次重夺决定权的样子?

第三,你愿意为自己的伴侣作出的最大牺牲是什么?你愿意为了对方放弃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当想到这些付出时,你又是怎样的感受?有趣的是,因为爱做出的付出,往往可能显得不是特别重要,让你觉得值得,而这种值得的感觉又和付出的多少没有必然关系。值得不值得,在爱当中是和给你伴侣带来的快乐挂钩的。

这样类似的问题你也可以为自己设计,但这些问题应该尽量是关于你过去作出的客观选择,或者你在假想情况下会作出的实际选择。将爱不爱的判断和行为、选择更多挂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你被自己的情绪所影响。比如当前你可能很迷恋一个人,或者承受着一些自己都不愿意承认的被抛弃恐惧,所以完全通过对内在状态的觉察来判断爱不爱的问题,会很容易有盲点。

如果通过这些思考,你发现自己可能不是那么爱自己的伴侣,那么也请不要觉得意外或者失望。因为彼此相爱的关系本来就是非常难得的,大多数的人在大多数时候都只能努力地在更像是喜欢或者渴望的关系里努力寻找爱。如果你的关系也是如此,这多少是意料之中的,而且也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在遇到爱之前的时间里,还是很有必要尽力体验和探索。

总结

做了许许多多情感咨询,关于情感的诸多问题,我越来越多地认为往往都可以归结于彼此不够相爱。如果真的很爱,两个人都会有足够的动力去努力跨越关系中的挑战,也就不会有停滞不前或者无可救药的感觉。这个道理其实和个人成长是想通的,没有人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不可改变的过去,但是如果你足够爱自己,愿意为自己的成长而付出,那么就无所谓你是否完美,缺点是否太多了。

当我们纠结于一段关系中有这样那样的缺点时,这或许本身就是不够爱的表现,因为你只是喜欢对方,而关系的缺点在和你的喜欢打架。当你爱一个人的时候,会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共情对方作为一个人,一直以来背负这些缺点而承受的痛苦。当你了解到这种痛苦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想要去支持对方改变,成长,摆脱这种痛苦,而不是指责和不满他的不完美。好爱都不难,只要两个人真的爱彼此。

爱是什么?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心灵的深深了解,进而想要让他快乐,为他分担痛苦的强烈渴望。

话题:



0

推荐

史秀雄

史秀雄

84篇文章 5年前更新

Steve Shi是一位专注80后90后情感婚恋、心理健康、个人成长等问题的心理学专业人士,同时也是微博、知乎和微信公众平台知名博主。Steve拥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本科、社会工作硕士学位,师从知名华裔社工教授曾家达博士。参与编写了《知行易径:基础与应用》和《知行易径:应用与反思》两本学术著作,拥有超过1500小时的个案工作经验和超过500小时培训授课经验。目前是华东师范大学社工系专业督导,知名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导师,谈性说爱中文网、时尚COSMO等媒体的情感专栏作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