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生应该跟随内心吗? 
人生应该跟随内心吗?
Steve说生活18期
 
 
知乎有题云:如果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尽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那会是怎样的一生?我借题发挥,和大家分享一点我自己的人生哲学
 
我们可能没法时刻都完全100%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的行为,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需要曲线救国,暂时做一些并不是自己完全喜欢的事情,可是我并不认为这就一定是不好的。
 
虽然我觉得普遍来说,自己选择自己的生活,为自己的决定负责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一个人若是100%按照自己的喜好做事,未必是一种合理的生活方式,因为人不是完美的,人的认知和喜好,并不一定很全面。所以即使你真的可以每时每刻都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有可能有些事情其实是你喜欢的,但是长远来说却对你不利的。
 
比如当下我喜欢躺着发呆,什么都不做,工作学业都扔一边,如果一直这样,就是任性了。而显而易见任性对人生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有一点就是人的喜好很大程度上是情绪决定的,而人的情绪其实并不是自己完全能够掌控的,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影响非常大。
 
今天心情好,或者和这样一群人在一起,喜欢做这件事情,明天心情不好了,或者和另一群人在一起,就去做那件事情,如果一个人每时每刻都尽量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我觉得那样的人生或许会经常是很浮躁、多变、缺乏方向的,因为你的喜好一直随着很多因素在变,而你也就一直像个无头苍蝇一样。
 
大家都知道follow your heart这样很鸡汤的大道理,我觉得这道理的确是没错,但是不能只是讲究这一句话。除了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选择,你还需要同时具备很多其他的人生美德,比如坚韧、毅力、信念、善良、自律等等。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似乎就是在暗示其他的这些美德是可以暂时放弃的。这在我看来一定是有问题的。
 
喜欢本文就转发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不过我想问这个问题的动机,或许并不是为自己找借口。我们通过问这样的问题,其实是是为了获得一种合理的看待生活的角度。怎样找到这样的角度,怎样的方式看待生活才比较能为自己的所有选择和行为带来指导性的价值?
 
我想起了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提出的永恒回归(eternal return/eternal recurrence)。尼采认为的幸福生活,是你愿意原封不动地重复千百次的生活。也就是说,你在这辈子结束了之后,需要重新复生,从这辈子的第一天重头来过,而且每一个细节都完全一模一样,在这样一种循环里不断生活下去。如果此刻的你,觉得愿意接受这样的重复,那么可以认为你的生活是好的。
 
虽然这只是一个假设,但是在当下当一个人评价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我觉得是一种很好的参考方式。可能我这辈子做了一些我喜欢的事情,也做了一些我不喜欢的事情,但是当我在此刻回顾过去的一切经历,如果总体来说我觉得这个生活是好的,我死了之后再从头开始重新把所有事情经历千百遍,都不会厌烦或者抗拒,那么我将是感到满意的。
 
同样的思路,也适用于对未来做出判断和选择,不管在做任何选择的时候,你可以想想看你做出的选择是否会让你愿意永不悔改,是否能够让你未来的路走向一个你永不后悔的方向。
 
可能你会问,可我的人生已经这样了,之前有很多让我不满或者后悔的事情,我没办法想象重复千百词我会如何。这是否意味着我没救了?我觉得不是。拿我自己举例,目前当我回顾自己的生活,就大约是一个非常满意,愿意重复千万次的状态。但这并不是因为之前的选择和行为都是我喜欢的,或者都是合理的,对的。
 
我觉得能够达到这样的状态,一方面是因为我一直在不断成长,成熟,所以我的人生轨迹是一个不断变好,变满足的过程。虽然有一些不可改变的不满意或者不快乐,但是我越来越有能力创造更多的满意和快乐,所以我并不会担心未来。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能够从过去的不满和不幸当中寻找到意义,能够明白过去的所有经历体验,不论好坏,都塑造了今天的我,也都会成就未来更好的我。尼采说,我们知道为什么,就能够承受任何形式的痛苦,这也是非常影响我个人人生哲学的一个观点。
 
我时常会觉得,过去的一些看似不好的生活经历,其实都是宝藏,因为你在那些痛苦和不顺当中,看到了自己的某一个面,你离自己的本质更近了,更了解自己了。很多时候你也会被这种直面自我的体验所启发和激励,因为少了这些体验,就好像是灵魂少了历练一样,会不足以承载生命之重(或者之轻)。
 
带着这样的视角,当我回顾目前为止的生活,就会觉得自己的一生挺满足的,如果有机会原封不动地再来很多次,我也不会介意。
 
 
话题:



0

推荐

史秀雄

史秀雄

84篇文章 5年前更新

Steve Shi是一位专注80后90后情感婚恋、心理健康、个人成长等问题的心理学专业人士,同时也是微博、知乎和微信公众平台知名博主。Steve拥有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本科、社会工作硕士学位,师从知名华裔社工教授曾家达博士。参与编写了《知行易径:基础与应用》和《知行易径:应用与反思》两本学术著作,拥有超过1500小时的个案工作经验和超过500小时培训授课经验。目前是华东师范大学社工系专业督导,知名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导师,谈性说爱中文网、时尚COSMO等媒体的情感专栏作家。

文章